中科鸿业科技(珠海)有限公司
登录
思政资源-科技创新
厦门大学教授侯旭专注研究液基材料系统在微观世界里建造“液体之门”

厦门大学教授侯旭专注研究液基材料系统在微观世界里建造“液体之门”

2023-06-10
分享:0
浏览:103
简介与导读
简介
厦门大学教授侯旭聚焦多学科交叉前沿,长期致力于液基材料系统的研究。他首创和引领的液体门控技术位列世界权威化学组织——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发布的2020年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。
导读
详情

厦门大学教授侯旭聚焦多学科交叉前沿,长期致力于液基材料系统的研究。他首创和引领的液体门控技术位列世界权威化学组织——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发布的2020年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。

侯旭等人于2015年首次提出“液体门控机制”的概念,踏进未知的“无人区”。2016年,侯旭入职厦门大学,成为双聘教授,组建课题组团队、搭建实验室,潜心研究“液体门控”的新机制与技术应用。

 图片1.png

踏上一条“从0到1”的科研之路,没有前人研究可供参考,更缺乏“称手”的研究工具。

研究初期,为连续观察和测量微观尺度的压强,侯旭购置了传感器、电源和显示器等配件,简单拼装了一个测压设备,“数据全靠手抄,一秒就要抄一个数据,抄完后再把数据录入电脑换算,并进行分析,一天只能做两三组实验。”侯旭说。

为更高效地开展实验,侯旭团队自主开发了先进的测试仪器和装置系统。液门流体跨膜压强测试仪就是其中之一,这是一台平板电脑大小的银色方盒,可以实时监测流体跨膜过程中的压强变化并开展性能分析,同时实现触屏操作、远程监控、云端输出与分析等功能,能明显提高实验效率。

2018年,侯旭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和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纳米科技”重点专项孔道膜材料的相关项目,推动海水淡化技术取得新进展;2019年,侯旭团队开发了曲率可动态调控的碳纳米管阵列膜系统,并搭建了海水淡化原型器件;2022年9月,侯旭带领的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《自然》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,首次运用液体门控技术,提出不同微尺度的颗粒物在水界面上的高效过滤与吸收机制,攻克了现有空气净化中从过滤吸收、防污防腐、抗菌除臭到长期运行的技术难关。



账号登录
还没账号现在注册
短信登录
忘记密码?
短信登录
还没账号现在注册
获取验证码
账号登录
忘记密码?
注册
现有账号直接登录
获取验证码
忘记密码
获取验证码
恭喜您,成功修改密码
重新登录